首页 游戏攻略 刘禅真的很厉害吗?揭秘历史中被低估的刘禅优点

刘禅真的很厉害吗?揭秘历史中被低估的刘禅优点

刘禅:被历史低估的“守成之君”与他的生存智慧

一、实操案例:从“乐不思蜀”看政治韬晦

公元263年,邓艾兵临成都,刘禅选择投降。在洛阳宴会上,面对司马昭“思蜀否”的试探,他憨笑回答“此间乐,不思蜀”。这一场景常被嘲讽为“没心没肺”,但细想之下——若他流露故国之思,不仅自己性命难保,蜀地旧臣也可能遭清洗。

对比案例:东吴末帝孙皓降晋后言辞桀骜,最终被毒杀;刘禅却以“装傻”保全性命,甚至让司马昭感叹:“人之无情,乃至于此乎?”(《汉晋春秋》)。这哪里是愚蠢?分明是乱世中教科书级的自保策略。

二、被低估的三大优点

知人善任的“甩手掌柜”

诸葛亮在世时,刘禅放手让其总揽朝政,甚至主动将奏章批阅权交给相父。诸葛亮死后,他沿用蒋琬、费祎等贤臣,维持蜀汉稳定近30年。

反例:曹魏同期,曹爽与司马懿内斗导致高平陵之变,政权易主——可见“用人不疑”本身就是一种能力。

民生优先的务实派

刘禅在位期间推行轻徭薄赋,甚至为省开支“停废乐官”(裁撤宫廷乐团)。成都百姓曾长期供奉他的专祠,怀念其“宽厚爱民”。

数据对比

| 指标 | 蜀汉(刘禅时期) | 曹魏(同期) ||————|——————|————–|| 年均赋税 | 约30万斛 | 约50万斛 || 大型工程 | 仅维修都江堰 | 频繁修建宫室|

隐忍的“马拉松选手”

刘禅在位41年,是三国君主中最长——比曹操、孙权都久。即便诸葛亮死后,他仍支撑蜀汉29年,期间支持姜维11次北伐。若真是“废物”,早被权臣架空或亡国了。

三、争议中的真相:投降是懦弱还是仁慈?

当邓艾奇袭成都时,刘禅本可南逃或死战,但他选择开城投降。谯周劝降时直言:“若陛下降魏,可免百姓肝脑涂地。”后世常骂他懦弱,却鲜少提及——

益州本土士族早已厌战(他们曾劝刘备投降刘璋);

蜀汉人口仅百万,对抗曹魏四百万大军胜算渺茫。

正如《三国蜀后主刘禅新论》所言:“他损害了自己的名誉,却让百姓多得实惠。”

四、修辞手法下的历史回声

比喻:刘禅像一棵扎根乱世的榕树,虽无松柏的挺拔,却用绵密的根系护住一方水土。

排比:他不是开疆拓土的刘邦,不是鞠躬尽瘁的诸葛亮,但他用41年时间,让蜀地百姓少受了41年战乱之苦。

反问:若刘禅真如演义所言那般无能,为何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价他“任贤相则为循理之君”?


总结:重新定义“厉害”

刘禅的“厉害”,不在于开疆拓土,而在于——

认清现实:在绝对劣势下选择代价最小的结局;

克制欲望:不折腾百姓,不追求虚名;

活得够久:乱世中善终本身就是一种能力。

正如现代网友的调侃:“能在老板(司马昭)手下混到退休金,阿斗才是真·职场高手。”

关于作者: 投稿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