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游戏攻略 谁才是孙膑的克星?揭秘被克制的英雄

谁才是孙膑的克星?揭秘被克制的英雄

孙膑的克星揭秘:如何巧妙压制这位拉扯之王?

在王者荣耀的战场上,孙膑就像一只灵活的蝴蝶,带着队友在战场上来回穿梭,让对手抓狂不已。他那标志性的二技能加速和抬血效果,加上大招的沉默减速,常常让敌方精心策划的进攻化为泡影。但再强大的英雄也有天敌,今天我们就来揭秘那些能让孙膑\”蝴蝶效应\”失效的克星们。

孙膑的战场定位与核心优势

孙膑作为软辅中的佼佼者,其核心价值在于团队机动性血量拉扯。他的二技能\”时之波动\”不仅能提供群体加速,还能在技能持续期间为队友返还40%受到的伤害血量,这让他成为消耗战中的噩梦。而大招\”时光流逝\”的大范围沉默和减速,更是打断敌方连招的神技。

但孙膑并非无懈可击——他身板脆弱、缺乏硬控、守野能力差,这些弱点正是我们突破的关键。下面我们就从不同角度分析那些能让孙膑\”飞不起来\”的英雄。

硬核克制:让孙膑技能失效的专家

盾山堪称孙膑的\”天敌\”,在王者营地大数据中,他的克制指数高居榜首。盾山的防御姿态能轻松挡下孙膑的一技能和大招,让这两个核心技能直接报废。想象一下,孙膑精心预判的大招沉默飞向敌方后排,却被盾山一个举盾全部没收,那种无力感简直让人崩溃。

宫本武藏则是另一个让孙膑头疼的存在。他的一技能可以抵消孙膑的飞行技能,大招的锁定机制无视孙膑的加速效果,更致命的是宫本的大招附带\”禁疗\”效果,直接废掉了孙膑最引以为傲的抬血能力。实战中,一个发育良好的宫本完全可以越过前排,直取孙膑首级。

蔡文姬的克制方式则更为巧妙。她的二技能\”胡笳乐\”在孙膑带着队友集体加速冲锋时,能形成完美的反制——加速中的敌人站位密集,让蔡文姬的弹弹乐发挥最大效果,连续控制让孙膑的加速战术适得其反。同时,蔡文姬的持续治疗也能抵消孙膑团队的消耗优势。

战术克制:限制孙膑的战场机动性

老夫子的大招\”圣人之威\”是限制孙膑拉扯能力的利器。一旦被老夫子的大招拴住,即使孙膑给队友加速抬血也无济于事——\”你跑得再快,也逃不出我的五指山\”。实战中,老夫子可以闪现进场直接捆绑孙膑或他的核心队友,强行制造以多打少的局面。

弈星猪八戒则通过创造地形限制来克制孙膑。弈星的大招\”天元\”生成棋盘结界,猪八戒的\”圈养时刻\”筑起肉墙,都能有效限制孙膑团队的移动空间。特别是当孙膑带着队友准备撤退时,一个恰到好处的棋盘或猪圈,就能让他们的加速优势荡然无存。

大乔的克制则体现在战略层面。她的传送门可以快速集结队友,形成局部人数优势,而孙膑缺乏硬控难以阻止这种战术。更致命的是大乔的二技能\”宿命之海\”可以抵消孙膑的消耗效果,让团队始终保持良好状态投入战斗。

实战克制案例解析

让我们通过几个典型场景,看看这些克制关系如何在实战中发挥作用:

场景一:敌方孙膑+马超体系

问题:马超在孙膑加速下切入后排如入无人之境

解法:选择蔡文姬辅助,在马超加速冲来时使用二技能连续控制

效果:马超被控在原地,无法发挥机动性优势

场景二:孙膑频繁使用大招开团

问题:孙膑大招沉默让我方关键技能无法释放

解法:选用盾山,提前开启一技能抵挡孙膑大招

效果:孙膑开团失败,反而陷入技能真空期

场景三:孙膑团队打消耗拉扯

问题:敌方打一套就跑,利用孙膑抬血反复消耗

解法:选择宫本武藏,大招锁定禁疗直接秒杀核心

效果:孙膑的抬血无效,敌方减员后无法继续拉扯

克制英雄综合对比表

克制英雄 克制方式 适用场景 克制指数
盾山 格挡技能,破坏开团 敌方孙膑主打技能消耗 ★★★★★
宫本武藏 禁疗效果,锁定突进 孙膑配合高回复阵容 ★★★★☆
蔡文姬 群体控制,治疗对抗 孙膑加速体系冲锋时 ★★★★
老夫子 固定战场,限制移动 需要单点突破时 ★★★☆
弈星 地形限制,团战分割 狭窄地形作战 ★★★
大乔 战略传送,状态维持 全局节奏压制 ★★★☆

克制孙膑的通用战术思路

除了英雄选择外,对抗孙膑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战术:

前期压制:孙膑前期较弱,应积极入侵野区,不给他平稳发育的机会

集火优先级:团战中应优先击杀孙膑,破坏敌方加速和回复链条

技能时机:避免在孙膑二技能持续期间全力输出,等效果结束再爆发

视野控制:孙膑依赖技能命中,保持草丛视野能大幅降低他的作用

装备选择:制裁之刃和梦魇之牙能削弱孙膑团队的回复效果

结语:没有绝对的克制,只有更好的应对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版本更迭,王者荣耀中已经不存在绝对的克制关系。即使是最克制孙膑的英雄,也需要玩家具备足够的操作和意识才能发挥效果。正如职业赛场展示的,英雄间的克制永远是相对的,真正的胜负关键还在于召唤师们的临场发挥和团队配合。

下次遇到那个带着队友飞来飞去的孙膑时,不妨试试这些克制方法,让这只战场蝴蝶再也\”飞\”不起来!如果你有其他克制孙膑的独门秘籍,也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心得。

关于作者: 投稿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