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游戏攻略 巨龙之轮

巨龙之轮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巨龙之轮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巨龙之爪54式手枪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魔兽世界巨龙之魂后4BOSS的T的完全攻略,要详细的!
  2. 4.3巨龙之魂攻略全解,随机团队副本。
  3. 巨龙之爪54式手枪

1、PT模式的攻略还是可以详细给你讲一讲的。

2、接BOSS之后,可以技能全开,因为进战斗后没多久,萨尔会给你加一个名叫艾泽拉斯最后的守护者的BUFF,然后你的技能CD会被重置,持续时间增加100%,CD减少50%。如果你是MT,那么每次暮光审判的时候你是不需要点英勇意志的,开技能在外面硬吃,防骑是春哥和列王轮着开,DKT每次绿坝,防战具体怎么轮换技能不清楚。第一次暮光审判过后会被点名暗淡之光,4秒点英勇意志就可以了。5号T还是比较轻松的,基本全程技能覆盖无压力,压力主要在DPS和治疗。

3、P1,两种精英怪,分别是邪刃者和斩杀者,会给当前目标施放一个持续伤害的debuff,可以叠加,持续时间1分钟,也就是说这个BUFF不能通过2个T互换嘲讽来消,所以,三轮精英怪,保证每次拉的怪都不一样,也就是说第一轮拉邪刃的,第二轮就去拉斩杀,保证BUFF不会叠加过高。身上BUFF比较高的时候,分摊大圈过后开个小技能,避免被秒。工兵出现后,如果有制裁或冰链等控制技能可以帮助DPS进行控制方便击杀。

4、P2,BOSS拉到尽量靠近船体中间的位置,不要舍不得技能,黑角的复仇BUFF会越跌越高,再加上T身上的破甲,被打脸是相当的疼。还有就是震荡波DPS和治疗如果中了有可能可以生还,当前T如果不幸被震到,基本会被秒。反正就是尽量在BOSS的复仇叠起来之后,身上带着破甲就要保持技能覆盖,防骑的话要注意给另外个T牺牲来保证T的存活。

5、常规打法是开场打掉3个触手之后侧翻一次,再解决第四个触手,然后击杀融合体。经常会出现开场3个触须几乎同时死,然后几乎同时刷出来3只融合体,手忙脚乱,这时候提醒DPS手别贱,别乱打融合体导致OT死人,第一时间给每个融合体上一定的仇恨就好。击杀融合体的时候到15%血量DPS停手,让融合体吃够9个残渣之后,拉到龙头方向紧靠装甲的部位再进行击杀,如果里BOSS装甲过远,融合体爆炸就不能够掀起BOSS的装甲无法击杀肌腱。还有就是如果一波没能打掉一个肌腱,就需要击杀另外一个融合体把装甲掀起,继续击杀肌腱,这时候就要记得前一轮是打的哪一边的肌腱,左边还是右边,如果是左边,这一轮应继续掀起左边的装甲,如果不幸记错了,掀起了右边的装甲,你会发现等着你们的是另外一个满血的肌腱。反复打掉3个肌腱就过了。击杀前2个融合体的时候,尽量把软泥嘲讽到T的身边,方便击杀,最后一轮最好有个板甲职业切防御,帮助T控制小软,避免在融合体身边击杀过多的小软导致融合体在血量很高的时候吃够9个残渣从而增加治疗压力。

6、P1,这个BOSS不同的团队,不同职业的T,应对的方式也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每个台子都只有一次穿刺,坦克的压力就会小很多,如果DPS不能够达到每个台子只有一次穿刺,T就要仔细想想技能应该怎样开,才能保证第二次穿刺存活。我用防骑和DKT打过这个BOSS,其他职业我就没法跟你讲了。说防骑吧,这里就讲常规打法,绿黄红蓝,假设每个台子都有两次穿刺,绿龙台子,第一个穿刺梦境,第二个穿刺梦境+春哥;青铜龙台子,第一个列王,第二个嘲讽、无敌、穿刺结束取消无敌;红龙台子第一个要治疗给个翅膀,或压制,或单牺牲,第二个嘲讽、保护、穿刺结束取消保护;蓝龙台子,第一个春哥,第二个列王+翅膀或压制或牺牲。如果每个台子只有一个刺穿就会简单很多。

7、P2,10人和25人我都打,打法以为BOSS血量略有不同,10人只处理一波小触须和一波源质怪就可以全力RUSH了,25人处理一波小触须和一波源质怪之后要对BOSS本体进行修血,将血量修至12%左右停手,切莫打到10%以下,然后再处理一波小触须和源质怪之后全力RUSH。坦克需要注意,源质怪刷新之前让LR给误导,DZ给嫁祸,刷新后坦在青铜龙的黄圈里,所有免伤全开,标记一只全力击杀,如果是防骑,破伤风6层后无敌清一次BUFF,当然,接手必须免伤全开,治疗给保命技能才能保证可以存活到6层破伤风,源质怪击杀后T的任务完成,就可以挺尸了,如果是25人要尽量保证第一波源质怪死后T的存活,第二波源质怪仍然需要先由坦克拉住集火击杀,治疗全力刷T,T如果被秒,LR第一时间扰乱威慑,DPS尽快击杀避免减员。10人嗜血选择在10%左右的血量开启,25人可在接近5%时开启,5%之后全团梦境,所有群体免伤开启保证DPS职业存活,大概打到1%,萨尔就会站出来补刀,就算人死光了萨尔也会替我们解决掉死亡之翼。

8、好了,基本就这样了。进度不好,H模式后4没打过,只能讲讲PT模式的个人见解,希望对你有帮助。

在4.3中,巨龙之魂想必是大家最期待的副本,因为大家都想去体验一下魔兽世界最史诗的战斗——决战死亡之翼。周末的时候刚打通了巨龙之魂随机团队本,感觉超级简单~~下面是由为巨龙之魂的每个BOSS整理的简短攻略,虽然简短,但句句精髓,只要意识到位,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一切BOSS,终究将倒在我们的脚下!

MT:拉住BOSS,背对人群,BOSS发大招,满地黑水,躲山后面,技能结束,继续TANK BOSS,由此反复,到死为止。

近战DPS:近战就站BOSS背后死磕就行了,BOSS发大招躲山后面去,技能结束,继续死磕,到死为止。

远程DPS:磕BOSS,地上出红色水晶一样的东西,凑过去,吃连线,水晶爆炸。继续磕BOSS,出水晶,凑过去,爆炸。BOSS放大招,躲山后面,此时可以找山的缝隙,因为可以打BOSS,当然图省事的直接无视,等BOSS放完大招再磕BOSS。然后再吃水晶连线,然后就过了–

奶:加血,加T血,加团血。意识风骚的也可以去找水晶,吃连线。懒得跑的就刷血吧,不死人才是王道。 BOSS放大招跟其他人一样,躲到山后面。然后继续刷血,然后BOSS就被你刷死了–

10人的话推荐 1T3治疗6DPS T在BOSS施放坏灭虚无之后将BOSS转身保证心灵吸收只有自己承受,治疗保证全团都能驱散崩解之影同时稳定血线

DPS根据BOSS承受伤害层数合理安排技能所有的团队减伤技能和保命技能尽量留P2

P1时间越长T压力越大而且玩家收到伤害也在不断提升外加崩解之影的伤害治疗耗蓝压力大

相反如果P2次数过多 T和团队压力相对小但是治疗群刷压力和团队减伤要求更高

所以打法根据团队自身构成可以适当调整一般普通的团队推荐 75333这样的吃球顺序即第一次撞击7次进P2第二次5次之后全部是3次撞击这样的压力相对适中

很多团队会将BOSS定位在正中远程和BOSS身边的近战轮流撞击这样的好处在于站位容易集中相对治疗方便坏处在于由于坏灭虚无的模型很大需要进P2的时候近战非常容易再次撞击球造成节奏混乱引发恶性循环

同时球的移动距离很近远程和近战都需要经常性大量移动 DPS损失较多也容易造成分散

25人随机的话知道技能就够了,打这个BOSS的时候往往不知道怎么回事呢就过了–

MT:拉住BOSS,两个T互换焦点,DEBUFF四至五层一换,自己看着办。BOSS招小软出来,也可以去帮忙打,因为此时BOSS是不动的。BOSS招小怪的话,没有抗BOSS的T群嘲拉住,不要让小怪打AOE哦。重复打几次小软,就过了。注意看自己血量,BUFF高了开技能抗。

近战 DPS:近战站BOSS背后死磕,该分散的时候分散一下,该集合的时候跟T站一块打,BOSS不会顺劈。 BOSS招软泥怪,速度跑到位置,速杀之,然后BOSS。 BOSS招虚空之球,打球。招小怪,A小怪。往复,BOSS死。

远程DPS:远程跟近战站一块打就好,BOSS无顺劈。该出去的时候出去,该回来的时候回来。BOSS招小软了去打小软,打完再打BOSS,出虚空打虚空,出小怪A小怪,BOSS死。

治疗:刷血,该集合集合,该分散分散。BOSS招小软去打小软,打完回来加血。出虚空看T血,出小怪看团血,BOSS死。

:BOSS是菜B,打好软泥才是硬道理。首要击杀紫软泥,然后是绿色软泥,蓝色软泥。 BOSS吃绿色软泥需要大家分散站位,吃红色软泥需要所有人集中到BOSS脚下红圈内,吃蓝色软泥需要打虚空之球。此球刚下来的时候会抽干有蓝职业蓝,打死之后30码范围内有蓝职业满蓝。所以击杀的时候不要距离太远。注意集合与分散,打好软泥怪,必须迅速击杀一个软泥,记住按照优先级击杀。如果BOSS吃了紫色软泥,基本上等于灭团…掌握好顺序,几个循环BOSS就过了,没难度。

打完小怪进入正题,感觉是一路火花带闪电,然后就过了–

T拉住,治疗加血,DPS猛轰。远程帮忙挡一下冰霜长矛,就是那个看起来像是BIUBIUBIU冰枪的东东。 P2阶段迅速打掉水晶,躲好地上冰刺。BOSS放闪电之后,跟着大团放闪电把,爽歪歪。BOSS盾破之后就开大招轰吧!!!然后BOSS就挂了,拣装备–

这个BOSS真没啥好说的,两个T注意嘲讽换T,看好暮光之时的时间,不要乱点。随机团队的话就集中站一块磕BOSS然后等着ROLL装备吧亲~~

MT:拉好地上小怪,两个T一人一个。BOSS下来拉BOSS,躲黑烟。

DPS:近战打船上的,远程打天上蓝龙,建议迅速解决一个再去打另一个。BOSS下来磕BOSS,躲黑烟。

治疗:加血,集合分担大黑圈伤害,BOSS阶段跑好黑圈。没别的

这个BOSS需要注意一下,地上的很像龙卷风的小圈要躲好,如果出大圈的话第一时间全都站到圈里面去分担伤害,一下60W血呢。地上的小怪有一个会冲锋的,冲锋的路上没人掉四五W,虽然不会死人,但最好能躲开。很好躲,冲锋之前那家伙会在冲锋路线上放一个黄线。

这丫纯送装备来了,DPS看标记打就是了,触手之需要杀一个。大怪血剩30%左右停手,开始清理小怪,然后秒杀掉打怪,让大怪自爆。然后肌腱出现,开大招在肌腱回复的时间内打掉。往复三次,ROLL装备~~

终于看到小翼了,心中万分激动啊。按照红绿黄蓝台子顺序打就可以了,触手出现之后迅速秒触手,AOE技能没用,只能单点。触手有一个刺穿的技能,BUFF叠太高了就点梦境技能。减伤50%的哦,不灭团绝技哦。源质剑出现之后最快时间内击杀,爆炸很疼的!会灭团的!换台子,打触手,打大怪,搞源质剑,然后再换台子,再打…..然后R装备,装备全是武器啊,带触发属性的啊有木有!!

装备解放军长达70年的经典军用手枪:巨龙之爪54式手枪

【史堂第一千五百三十七期】(军事系列第494讲)

54式手枪才是真正中国手枪的霸主。

在很长一段时间,54式手枪才是中国唯一的制式手枪,也是军用警用手枪的霸主。

54式手枪是仿造苏制托卡列夫军用手枪。

这种手枪在苏联的名气也非常大,叫做TT手枪。

TT手枪设计者,是苏联著名枪械设计大师,费多尔·瓦西里列维奇·托卡列夫。

1871年,托卡列夫出生在一个职业军人家庭,准确说是哥萨克家庭。

哥萨克家庭重武轻文,孩子一般不去上学,托卡列夫没受过什么教育。

不过,托卡列夫从小就对机械非常着迷,14岁进入了军队的兵工厂成为学徒工。

很快,兵工厂发现了他的机械才能,将托卡列夫送到新切尔卡斯克军事技术学校学习。

毕业以后,托卡列夫成为一个优秀的军火技术工人。

几年后,他又被送往军官射击学校学习枪械设计,很快成为优秀的枪械设计师。

早在1908年,托卡列夫就开始了设计工作,从此成为该领域的大师。

1920年,托卡列夫调入著名图拉(Tula)兵工厂的设计局,成为最顶尖的设计师。

在这里,托卡列夫设计了大名鼎鼎的7.62×25毫米手枪弹,也就是托卡列夫手枪弹。

1927年,托卡列夫成功研制出苏联第一支冲锋枪。

然而,此时上级却交给他一个任务,研究新式军用手枪。

当时苏军装备的手枪,还是老式M1895纳甘转轮手枪!

这种手枪早已过时,是一战时期的装备。

二十年代,手枪已经进入半自动化时代。

相比左轮手枪,半自动手枪有着成本低廉、制造简单、装弹速度快、威力大等一系列优势。

其实,苏联内战期间,苏军装备了五花八门的各国手枪。

著名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男主角保尔,就曾使用过左轮手枪、勃朗宁半自动手枪、鲁格半自动手枪、毛瑟盒子炮手枪多种手枪。

实战中,苏军逐步感觉到半自动手枪的优势,本国却无法制造。

这个任务交给托卡列夫后,他立即开始研究工作。

万幸的是,苏联被资本主义国家排斥、封锁,由此得以不遵守什么知识产权,任意山寨武器。

托卡列夫直接找到了著名的勃朗宁M1911手枪,进行仿造。

他反复研究,推出了几款样枪,最终选择了其中一款。

该枪的枪管为铰链结构的短后座式,复进簧与M1911手枪一样位于枪管下方,

这支手枪虽仿造了M1911手枪的设计,外形也相当接近,仍然有一定的不同。

托卡列夫手枪的枪管和套筒更为坚固,以保证能够长期使用。

同时,托卡列夫手枪击锤和扳机组进行分离,同M1911有很大区别。

另外就是,两支枪的弹匣设计不同。

1931年,该枪经过苏军严格到残酷的测试,完全符合要求。

于是,该枪成为苏军制式手枪,名字叫做TT30手枪。

苏军当年就订购了1000支和36万发子弹,军官们认为手枪很不错,也提出了一些建议。

到了1933年,托卡列夫对TT30手枪进行了改进。

手枪进行了简化和减重,目的是更容易生产制造。

该枪在1934年定型,被命名为TT33手枪。

后来我们说到的托卡列夫手枪,指的就是TT33手枪。

TT33手枪刚刚定型,就开始大量生产。从1934年开始到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该枪生产了高达46万支。以当时苏军的规模来说,基本TT33手枪可以满足整个军队的需要。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到1945年的4年时间,TT33手枪又生产了78万支,前后总产量高达120多万支。

由此,基本只要可以看到苏军的地方,就可以看到TT33手枪。

苏军对于TT33手枪的评价不错,认为它在二战期间是非常优秀的手枪。

TT33手枪的造价非常低廉,全枪结构也相当简单,没有什么需要高精度加工的零件。

只要使用普通的加工机器,就可以大量制造TT33手枪。

一般认为,TT33手枪是勃朗宁M1911的简化廉价版本,就是为了大规模军事作战设计的。

看看120多万支的产量,就知道TT33手枪的厉害。

同一时代,美军的制式手枪M1911生产45万支,德军制式瓦尔特P38产量不到100万支,日军各种型号南部手枪产量40万支。

苏军对于手枪并不在意,认为它在军事作战中造成的伤亡,几乎可以忽略。

即便如此,苏军也强调手枪必须有一定的威力。

相比常见的小型自卫手枪,TT33手枪的威力要厉害得多,子弹初速高达每秒420米。

该枪在50米距离仍然有很强的穿透力,在25米距离上能射穿3毫米厚的钢板、10厘米厚的木板、6厘米厚的砖墙、35厘米厚的土层。

子弹可以飞行1600多米,末端对于人体仍然有一定杀伤力。

第三,使用简单,火力持续性好。

TT33手枪并不太容易在连续射击中打准,但使用起来却很简单,连小孩子都可以射击。

非洲战场有很多童子军,连自动步枪都拿不动,一样可以拿着TT33手枪作战。

而港台的匪帮,往往也购买走私的TT33手枪作为武器。

这些匪徒没有受过什么射击训练,一样可以使用TT33手枪作案。

TT33手枪可以装弹8发,可以快速更换弹匣以后继续射击。

原则上,TT33手枪的火力是很强的,短时间内可以发射大量子弹,这对于战场自卫是很重要的。

TT33手枪是很成功的手枪,解放军也很快进行仿造。

1951年,我国对苏联TT33式手枪进行了测绘,利用从苏联引进的机床和设备,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首先仿制成功1951年式7.62毫米手枪,也就是51式手枪。

1951年,中国大陆百废待兴,对于手枪的生产和制造也有很多问题。51式手枪仅仅是对TT33手枪进行简单的仿造,期间做了细微的修改。

由于时代原因,51式手枪的制作较为粗劣,并没有任何实用性的改造,只能说是单纯的山寨手枪。

到了1953年,随着朝鲜战争的结束,新中国开始迅速发展军工产业。

这次中国从苏联引进了有关产品的图纸及技术资料,并通过人员培训、聘请苏方专家、调整生产线等措施,开始了对新产品的试制工作。

朝鲜战争中,解放军官兵对于51式手枪和TT33手枪有一些不满,此次也进行了改进。

如改进握把形状,符合中国人较小的手型;改进了弹夹下部设计有一个小半环;改进了外形的一些特种等等。

总体来说,1954年定型的54式手枪和TT33手枪没什么区别,性能基本一致。

54式手枪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造,被称为中国第一款自产手枪。

在很长一段时间中,54式手枪是中国军警专用手枪,同时装备军队和警察。

对于中国警察来说,64式手枪诞生于1980年,77式手枪诞生于1981年,54式手枪则是唯一可以使用的新式手枪。

54式手枪几乎是中国80年代之前手枪的代名词,生产数量巨大,至少也有数百万支。

该枪也大量出口到国外,比如北越军队手中就有大量54式手枪。

一些苏军资深老兵,比如老侦察兵、军士之内,却带着老旧的纳甘手枪。

为啥?他们参军多年,早已习惯了使用左轮手枪,改换成TT手枪以后精度会大为降低。

在实战中,这绝对是要人命的,他们只能使用之前的左轮手枪。军人作战没有办法,必须装满实弹携带枪支。

但中国警察有可能一辈子也开不了一枪,平时携带54式手枪往往都是空枪,子弹另外携带,或者取出弹匣。

这虽然安全,万一遇到紧急情况就必须先装弹,贻误战机是次要,很容易造成射手的巨大危险。

54式手枪的缺点就是这样,就今天看来并不算小,在当年来看已经很不错了。

射击问题可以通过反复练习来解决,安全性问题也可以用不装弹匣等方法规避。

其四,54式手枪对于警察来说威力过剩。

54式手枪是军用手枪,即便25米也可以射穿35厘米厚的土层、10厘米厚的木板、6厘米厚的砖墙、3毫米厚的钢板。

而在城市里面,这种穿透力过强,可以轻松穿透房屋墙壁、木门甚至车门、金属垃圾桶等等。

警察用54式手枪对准犯罪分子射击,很容易出现误伤。

曾经有警察在室内抓捕时,遇到歹徒操枪顽抗。警察立即用54式手枪射击,但子弹击穿歹徒身体以后,又击中了另一个人。

甚至子弹没有射中人,仅仅射中墙壁也很危险。

曾经有解救人质时,民警开枪射击持刀歹徒。

子弹并没有射中歹徒,经过水泥地和墙壁的多次弹跳,仍然击伤人质。

2006年7月6日新郑市观音寺镇42岁的农妇刘某,在田埂上突然被什么东西打伤右胸。因伤势严重,刘某被救护车送到新郑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

经过检查,她竟然是被一枚54式手枪的子弹击中,射入了右侧肺叶内。

这枚子弹是一枚流弹,发射点距伤者应在1000米以外,已远远超出子弹的有效射程。此时子弹主要是靠惯性飞行,已开始呈弧线形下落,威力降低了。

若在枪支的有效射程,也就是50米之内,子弹的威力非常大,绝对不会留在体内,而是会穿过身体。即便是在1000米距离,这枚54式手枪的子弹仍然具有一定杀伤力!刘某如果不是及时被送到医院,就可能因为枪伤而送命。

54式手枪曾经是经典手枪,只是在今天来看早已过时,也应该淘汰了。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关于作者: 谷德小子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