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暃的伤害总被魈压一头?实战拆解输出差距之谜
在《原神》中,暃和魈同为风系输出角色,但实战中暃的伤害往往难以超越魈。这并非单纯因为“谁强谁弱“,而是机制、装备、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下面通过实操案例和数据分析,揭秘两者的核心差异。
一、机制差异:下落攻击 vs 战技爆发
魈的“高空轰炸“优势
魈的大招「靖妖傩舞」能将普攻转化为风伤,并大幅强化下落攻击。以9级大招为例,下落攻击单次倍率高达4500\\%(12次高空攻击总和),且辰砂4件套进一步放大攻击收益。
案例:测试中,90级魈(攻击2690,暴伤163.5%)对遗迹重机单次下落攻击可打出30653点伤害,而攻击提升至4590时,伤害飙升至53590(增幅74.8%)。
暃的“短频快“局限
暃依赖元素战技「苍翎坠」的突刺和下落攻击,但倍率较低(9级单次战技430%),且缺乏魈的持续爆发窗口。实战中,暃需频繁切人充能,输出节奏易被打断。
二、装备与阵容的“马太效应“
对比项 | 魈 | 暃 |
---|---|---|
核心圣遗物 | 辰砂4(攻击+下落伤害) | 2风+2攻击(无专属适配套装) |
武器收益 | 和璞鸢/护摩(暴击/暴伤特化) | 磐岩结绿(生存向,输出上限低) |
辅助搭配 | 珐露珊+班尼特(攻伤双拐) | 依赖万叶,但增益覆盖率不足 |
关键差距:魈的专属辅助珐露珊能提供减抗、增伤、充能三位一体支持,而暃缺乏同类“售后“,阵容红利天然落后。
三、环境适应性:站桩 vs 灵活
魈的“玻璃大炮“困境:虽然伤害爆炸,但大招扣血机制和站桩输出模式,面对多波次敌人或高压环境容易暴毙(如深渊使徒连战)。
暃的“机动性“亮点:战技可穿越大体型敌人,适合对群散怪,但伤害分散且缺乏爆发,导致“刮痧“感明显。
四、总结:差距并非不可逾越
暃的劣势更多源于版本设计倾向,而非角色本身“弱“。若未来推出专属圣遗物或风系增幅辅助,暃仍有逆袭空间。但对于当前追求极限输出的玩家,魈仍是更稳妥的选择。
一句话建议:魈像“重剑无锋“,适合一刀999的爽快;暃则如“袖里藏针“,需等待版本东风。